本篇笔记写的是“酰”字,常见于某些化妆品名,女孩子应该不陌生,由部件酉、先构成,酰字怎么读、又是什么意思,本篇笔记,来学它!
开始之前,先对上篇笔记写的“谒”字要点做简单复习,温故而知新。
"谒"字的正确读音为yè,与"夜"字同音,其字形由"言"和"曷"组成,表示拜见智者,请求消除蒙蔽,洞见真相。在古代,"谒"字的本义是禀告或陈述,常用于表达向上级或长辈报告或请求的行为。此外,它还可以表示告发、检举,即揭发他人的罪过或错误。"谒"字也用于请求或请求某事,如告假或求见,以及描述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,如拜访或求见。它还有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的用法,作为名词时,可以指名剌,即古代的名片或访问卡,也可以指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或随从。"谒"还是一个姓氏。
简单复习上篇内容后,来看本篇笔记所写的“酰”字。
“酰”字的读音为xiān,与“酰”字同音,是无机或有机含氧酸除去羟基后所余下的原子团,也叫“酰基”。
看起来很现代的一个在,但实际上古已有之,只是各种字书记载比较少。
“酰”字从酉,酉字我们都认识,读作yǒu,金文字形,象酒坛形,如今即可单独使用,也可做偏旁构字,从酉取义的汉字,含义多与酒或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,本义为酒,《说文》说:酉,就也。八月黍成,可为酎酒。
汉字当中,从酉之字有五百之多,这些字多与酒、造酒、饮酒有关,比如酒、酝、酿、酤、酌、酬、醉等字。
所以,我们基本能猜得出来,“酰”这种物质,可能是要经过发酵的。
那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?
古代关东地区对醋的称呼为“酰”,先秦时并无“醋”字。孔子曾经谈论过某人向微生高讨醋的事,原文是:
子曰:孰谓微生高直?或乞酰焉,乞诸其邻而与之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,微生高这个人不直爽,有人向他讨点醋,他不说自己没有,却到邻居那里讨了点给人家。
此外,《宋会要·职官》二一之三:供造油、酰、胾,则归油醋库。油醋库是负责制造麻、荏、菜三等油及醋的,这里的“醋”也被称为“酰”。
我们常见的有机物“酰胺”的读音为xiān àn,很多人容易错读为xiān ān,哪怕是理科生也搞不对这个读音。
胺这个字,之前笔记里提到过,是从肉安声的形声字,酰胺可以看作是羧酸和氨或胺反应生成的化合物,也可以通过酯的水解反应来制备。
本篇关于生僻字“酰”的笔记,简单写到这里,酉字加先为何就有醋义,暂时还没想通这个问题,如果你知道的话,感谢告知哟。